(1)全球交换中心高速扩张,突进网络架构变革的作用凸显。
全球交换中心分布 大型交换中心用户规模
此外,交换中心承载的互联网路由和流量信息正逐步提升。顶级交换中心峰值流量达到Tbps量级,并且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以AMS_IX交换中心为例,峰值流量已经从2009年的800G增长5倍至4Tbps。中小型网络的聚集效应已经显现,据统计基于交换中心建立的对等关系约为直联的两倍。以获取内容为中心重构网络互联关系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以Google为代表的ICP、以Akamai为代表的CDN等互联网企业以交换中心为集散地,部署网间互联策。
(2)产业合作推动交换中心服务范围广泛拓展。
作为网络集中汇聚地,交换中心价值与接入网络数量成正比。交换中心不断加强与第三方(数据中心、传输网络运营商、其他交换中心等)的合作,以拓展服务范围,大型交换中心已经从本地化,向区域化、全球化服务演进,通过授权第三方转售端口,实现:(一)通过合作交换中心搭建分布式节点,以AMS-IX为例,交换中心节点遍布欧洲、亚洲、北美和非洲,其中,AMS-IX 香港节点是由HGC与AMS-IX合作建设;(二)通过合作交换中心拓展远程服务客户,例如2014年AMS-IX 75%新增用户源于合作项目远程接入。
(1)前期国内缺乏发展交换中心的基础
为推动我国骨干网互联互通,2000年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建设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但是,由于都定位于疏导国内少量、大型骨干网的网间流量,在直联基础上叠加的国家级交换中心并未体现出大量、中小型网络间灵活、高效互通的特点。随着各个骨干互联单位间流量需求逐步增长,一对一直接连接的方式逐渐取代交换中心,骨干互联单位间98%以上网间流量通过直联方式疏导,三大国家级交换中心仅发挥调节我国网间互联互通定价的价格杠杆作用。
2006年,为均衡搭建全国互联网互联互通架构,弥补中西部地区的互联节点缺失,工信部曾批准重庆、武汉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但由于接入方(尤其是主导运营商)缺失,均未能有所突破。
(2)新形势下国内逐渐形成适合交换中心生存的环境
在互联网+、提速降费等国家战略指引下,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公共、开放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运营主体将进一步增多,重构网络价值链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奠定了交换中心需求基础。
首先,随着互联网企业的飞速,大型互联网企业自建网络并与多方BGP互联已经是大势所趋,例如Google基础网络建设已经从数据中心网络向固定、移动接入网延伸。在国内,为了减轻对运营商网络的依赖,增强业务的调度把控能力,同时提升用户体验感知,百度、腾讯、阿里、世纪互联等互联网巨头都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自建网络。
其次,接入市场开放推动鹏博士、歌华等非主导电信运营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目前占比已经达到30%左右,随着开放进程提速非主导企业的市场将稳步增加。为了提升用户感知,减少对主导运营商的依赖,同时降低互联网企业多点部署难度,非主导运营商也构建自治网络与内容企业形成互联,例如,阿里已与20多家中小ISP形成BGP互联关系。
打造交换中心发展环境,是政策支持下产业参与者多方合力达成多方共赢局面的过程,涉及“选择建设运营模式和承担主体”、“选择经济模式”、“确定行业监管思路”等环环相扣的诸多环节,需开展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其中,“建设运营模式”是吸取欧美经验、创新北上广交换中心发展模式最关键的环节。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联合”、“商业”和“补贴”三种模式,其发展与各国互联网以及经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各有利弊。
•“联合”模式:以实现网间互联互通为目的,采用协会、联盟、共建公司方式合作管理,价格等政策由各方共同通过决定,一般为非盈利性交换中心(如AMS-IX)。
•“商业”模式:由专业公司同时运营交换中心与数据中心,接入方没有决策权,一般为盈利性交换中心(如Equinix)。
•“补贴”模式:由政府提供交换中心建设、运营相关成本,向接入方收取一定费用,一般为非盈利性交换中心(如HKIX)。